- 成語解釋
- 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 成語出處
- 《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馀,其不識大體如此?!?/dd>
- 成語簡拼
- bsdt
- 成語注音
- ㄅㄨˋ ㄕㄧˊ ㄉㄚˋ ㄊㄧˇ
- 成語繁體
- 不識大軆
- 成語舉例
- 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清史稿 高宗本紀》)
- 近 義 詞
-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 反 義 詞
- 目光如炬、高瞻遠矚、卓有遠見
- 成語正音
- 識,不能讀作“shī”。
- 成語辨形
- 識,不能寫作“拾”。
- 成語謎語
- 瞎子摸象
- 英文翻譯
- 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
- 俄語翻譯
- не видеть цéлого
- 成語接龍
- 不識大體的接龍大全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