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詞典倒懸
    dàoxuán

    倒懸

  • 拼音dào xuán
  • 注音ㄉㄠˋ ㄒㄨㄢˊ

  • 詞語解釋

    倒懸[ dào xuán ]

    ⒈  頭向下腳向上地懸掛著。

    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孟子·公孫丑上》

    be in sore straits as hanging by the feet;

    ⒉  比喻處境非常困苦危急。

    解民倒懸。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倒縣”。

    ⒉  指人頭腳倒置地或物上下倒置地懸掛著。

    《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后漢書·劉焉傳》:“從事 廣漢 王累 自倒懸於州門以諫。”
    清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洞》:“近門有大石鐘,倒懸其上,門之內深黑,則人不敢入矣?!?br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墻角倒懸的那張七弦琴,琴上的套子,不知拿去作了什么。”

    ⒊  指把人或物倒掛起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誅伍拉納》:“伍制軍 拉納,繼 福文襄 督 閩,惟以貪酷用事,至倒懸縣令以索賄?!?br />《明史·海瑞傳》:“宗憲 子過 淳安,怒驛吏,倒懸之?!?/span>

    ⒋  亦以人之倒掛比喻處境極其困苦或危急,以家庭用具之倒掛比喻極其貧困。

    《后漢書·張玄傳》:“明公總天下威重,握六師之要,若於中坐酒酣,鳴金鼓,整行陣,召軍正執有罪者誅之,引兵還屯都亭,以次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縣,報海內之怨毒,然后顯用隱逸忠正之士,則 邊章 之徒宛轉股掌之上矣?!?br />《三國志·吳志·陸抗傳》:“若敵汎舟順流,舳艫千里,星奔電邁,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縣也?!?br />唐 杜甫 《聞斛斯六官未歸》詩:“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br />《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黎民失業,百姓倒懸。”
    清 孫枝蔚 《貧士》詩:“亦有親與故,其室皆倒懸?!?/span>

    ⒌  鳥名。寒號蟲的別稱。也叫鹖旦。

    國語辭典

    倒懸[ dào xuán ]

    ⒈  縛住人的雙足并將之倒掛,使臉部朝下。比喻處境極為艱苦。

    《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世,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br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余力復營此哉?」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