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鱉咳”。
⒉ 比喻言語不清,意思難明。
⒈ 亦作“鱉欬”。比喻言語不清,意思難明。
引漢 焦贛 《易林·賁之旅》:“猾丑如誠,前后相違,言如鱉咳,語不可知?!?br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三:“﹝ 洪伯修 ﹞賦詩六章,寄意弘遠(yuǎn),視 唐 人‘榜前潛下淚,眾里卻嫌身’,如鱉欬耳?!?/span>
? http://www.ddb88.com 皖I(lǐng)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lián)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qū)δ斐闪巳魏纬潭鹊膫?,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