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詞典三辟
    sān

    三辟

  • 拼音sān pì
  • 注音ㄙㄢ ㄆ一ˋ

  • 詞語解釋

    三辟[ sān pì ]

    ⒈  謂夏、商、周三代之刑法。

    ⒉  泛稱刑法。

    ⒊  三王。

    ⒋  指被征聘的隱士。

    引證解釋

    ⒈  謂 夏、商、周 三代之刑法。

    《左傳·昭公六年》:“夏 有亂政,而作《禹刑》; 商 有亂政,而作《湯刑》; 周 有亂政,而作《九刑》。三辟之興,皆叔世也?!?/span>

    ⒉  泛稱刑法。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應詔》詩:“九疇式敘,三辟載清?!?/span>

    ⒊  三王。

    晉 陸云 《九愍·修身》:“仰 勛、華 之耿暉,詠三辟之遐音。”

    ⒋  指被征聘的隱士。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巢 由 與 伊 旦 并流,三辟與四門共軌。”

    ⒌  多次征召。

    唐 秦系 《山中枉皇甫溫大夫見招書》詩:“三辟草堂仍被褐,數行書札忽臨門?!?/span>

    國語辭典

    三辟[ sān pì ]

    ⒈  夏商周三代的刑法。即夏的禹刑,商的湯刑,周的九刑。

    《左傳·昭公六年》:「三辟之興,皆叔世也?!?br />唐·孔穎達·正義:「三辟,謂禹刑、湯刑、九刑也。」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