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詞典麻黃
    huáng

    麻黃

  • 拼音má huáng
  • 注音ㄇㄚˊ ㄏㄨㄤˊ

  • 詞語解釋

    麻黃[ má huáng ]

    ⒈  常綠小灌木,莖細長,叢生,葉子對生,鱗片狀,帶紅紫色,雌雄異株,種子圓形,莖為提制麻黃素的原料。北宋末南宋初兩浙一帶民間對摩尼教首領的稱呼。

    引證解釋

    ⒈  常綠小灌木,莖細長,叢生,葉子對生,鱗片狀,帶紅紫色,雌雄異株,種子圓形,莖為提制麻黃素的原料。

    《神農本草經》卷二:“麻黃,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欬逆上,除寒熱,破癥堅積聚,一名沙龍。”

    ⒉  北宋 末 南宋 初兩 浙 一帶民間對摩尼教首領的稱呼。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其魁謂之魔王,為之佐者,謂之魔翁、魔母……俗誤以魔為麻,謂其魁為麻黃,或云易魔王之稱也。”

    國語辭典

    麻黃[ má huáng ]

    ⒈  植物名。麻黃科麻黃屬,常綠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高二、三尺,狀似木賊,莖上有節,節上生葉,葉小如鱗片,夏日開花,莖可入藥,含有麻黃素等生物堿。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