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拙吶”。
⒉ 謂才疏口拙,不善應對。多用作謙詞。
⒈ 亦作“拙吶”。謂才疏口拙,不善應對。多用作謙詞。
引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宋 蘇軾 《謝賜對衣金帶馬表》之一:“伏念臣少而拙訥,老益疎愚?!?br />明 方孝孺 《益齋記》:“余驚駭其為奇士,而惜余拙吶不能與之往復詰難也?!?br />清 陳確 《氣稟清濁說》:“聰明材辨者,或多輕險之流;遲鈍拙吶者,反多重厚之器?!?/span>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