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澆薄巧詐。
⒉ 取巧。
引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制》:“末俗偷巧,內荏外剛?!?/span>
引郭沫若 《<孔雀膽>的故事》:“我終于偷巧,采取了戲劇的形式,是因為我把布景的責任推卸給舞臺工作人員去了。”瞿秋白 《亂彈·畫狗罷》:“這固然是偷巧的辦法,然而也是常常容易吃力不討好的?!?/span>
⒈ 巧飾。
引唐·元稹〈戒勵風俗德音〉:「末俗偷巧,內荏外剛。」
例如:「任何事都要踏實穩健去做,不要想偷巧投機?!?/span>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