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見“抵牾”。
⒈ 亦作“抵午”。抵牾。一本作“牴午”。
引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至於採摭經傳,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畧,或有抵忤?!?br />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至 隋 開皇 中,秘書監 牛弘 追撰《周紀》十有八篇,略敘紀綱,仍皆抵忤?!?br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儗播布美術意見書三》:“言美術之目的者,為説至繁,而要以與人享樂為臬極,惟于利用有無,有所抵午。”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