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呵責。
⒉ 嘆惜聲。
引《淮南子·覽冥訓》:“故不招指,不咄叱。”漢 王充 《論衡·論死》:“病困之時,仇在其旁,不能咄叱?!?br />宋 秦觀 《三老堂》詩:“群姦懾謦欬,眾廢起咄叱。”明 宋濂 《吳德基傳》:“視民如子,民有訴,召使前與語,弗加咄叱?!?/span>
引《南史·賊臣傳·侯景》:“景 聞之大懼泣下,覆面引衾臥,良久方起,嘆曰:‘咄叱!咄叱!誤殺乃公?!?/span>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