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重?”。
⒉ 險要的關塞。
⒈ 險要的關塞。
引康有為 《過虎門》詩:“粵 海重關二虎尊,萬龍轟鬭事何存?”
⒉ 層層的宮殿門或屋門。參見“重門”。
引漢 王充 《論衡·雷虛》:“王者居重關之內,則天之神宜在隱匿之中。王者居宮室之內,則天亦有太微、紫宮、軒轅、文昌之坐?!?br />唐 李嘉祐 《送陸士倫宰義興》詩:“知君日清浄,無事掩重關?!?br />明 邊貢 《再送王文熙》詩:“明發不在茲,重關為誰掩?!?br />清 顧炎武 《元日》詩:“肅然至殿門,雙扉護重關?!?/span>
⒊ 兩道閉門的橫木。
引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br />明 汪道昆 《洛水悲》:“美女嬌且閑,高門結重關?!?/span>
⒋ 謂重深的關塞。
引唐 虞世南 《從軍行》之一:“馬凍重關冷,輪摧九折危?!?br />清 侯方域 《定鼎說》:“山河四塞, 崤 函 重關?!?br />清 錢良擇 《關山道中》詩:“于役方知行路難,兼程莽莽過重關?!?/span>
⒌ 佛教語。謂悟道的難關。
引《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釋迦 關無窮之業,拔重關之險。”
⒈ 一重又一重的關塞。形容路途遙遠艱險。
引唐·虞世南〈從軍行〉二首之一:「馬凍重關冷,輪摧九折危?!?/span>
⒉ 重門。
引《文選·曹植·美女篇》:「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span>
⒊ 佛教用語。為禪宗悟道三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