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詞典遲遲
    chíchí

    遲遲

  • 拼音chí chí
  • 注音ㄔˊ ㄔˊ

  • 近義延遲,徐徐,遲疑,遲到
  • 反義立刻,立即,馬上
  • 詞語解釋

    遲遲[ chí chí ]

    ⒈  行動比必要的或有時是想象的更為緩慢,久久不能完成。

    遲遲得不到結果。

    slow;

    ⒉  遲緩;拖延時間。

    遲遲才作出判決。

    delay;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遟遟”。

    ⒉  徐行貌。

    《詩·邶風·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br />毛 傳:“遲遲,舒行貌?!?br />《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時遲遲其日進兮,年忽忽而日度?!?br />王逸 注:“遲遲,行貌?!?br />洪興祖 補注:“遲遲,來遲也?!?br />唐 來鵠 《古劍池》詩:“秋水蓮花三四枝,我來慷慨步遲遲?!?br />《再生緣》第二一回:“但見他,進步遲遲謝翠華,恍如玉樹趁風斜?!?/span>

    ⒊  陽光溫暖、光線充足的樣子。

    《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br />朱熹 集傳:“遲遲,日長而暄也?!?br />《西京雜記》卷四引 漢 枚乘 《柳賦》:“階草漠漠,白日遲遲?!?br />宋 柳永 《林鐘商·古傾杯》詞:“遲遲淑景,煙和露潤,偏繞長隄芳草?!?br />元 朱庭玉 《翠裙腰·閨思》曲:“雨餘花落莓苔地,巢燕啄香泥。柳綿點水浮萍碎,景遲遲?!?br />戴望舒 《過舊居》詩:“這樣遲遲的日影,這樣溫暖的寂靜,這片午炊的香味,對我是多么熟稔?!?/span>

    ⒋  長遠。

    《詩·小雅·采薇》:“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毛 傳:“遲遲,長遠也?!?br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遟遟前涂盡,依依造門基。”
    宋 蘇軾 《送陳伯修察院赴闕》詩:“豈知二十年,道路猶遲遲?!?br />明 徐禎卿 《留別邊子》詩:“驅車何迢迢,迢迢復遲遲。”

    ⒌  長久。

    《詩·商頌·長發》:“昭假遲遲,上帝是祗?!?br />馬瑞辰 通釋:“遲遲,正狀其昭假之久?!?br />宋 王禹偁 《次韻和朗公見贈》:“欲問勞生心擾擾,強酬佳句思遲遲?!?br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八:“那夜月明,又聽著這琴聲,我遲遲不忍下艙去?!?/span>

    ⒍  漸漸地;慢慢地。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或得要道之訣,或值不羣之師,而猶恨恨於老妻弱子,眷眷於狐兔之丘,遲遲以臻殂落,日月不覺衰老?!?br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一:“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br />一本作“遲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媼﹞曰:‘阿甥來不易,宜留三五日,遲遲送汝歸?!?br />趙樹理 《福貴》:“這時候,老領工又尋他上工,他說:‘遲遲再說吧!我還不定住不住啦!’”

    ⒎  晚;延遲。

    唐 司空圖 《僧舍貽友人》詩:“舊山歸有阻,不是故遲遲?!?br />元 張可久 《粉蝶兒·春思》套曲:“芳信歸鴻杳杳,盼音書雙鯉遲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每欲扶兩櫬歸葬故里,以資斧未辦,姑猶遲遲。”
    駱賓基 《寂寞》:“為了能夠碰見她們倆,我遲遲到黃昏才去?!?/span>

    ⒏  舒緩,從容不迫的樣子。

    《禮記·孔子閑居》:“孔子 曰:‘無聲之樂,氣志不違;無體之禮,威儀遲遲?!?br />孫希旦 集解:“威儀遲遲,行禮以和而從容不迫也?!?br />唐 張喬 《孤云》詩:“舒卷因風何所之,碧天孤影勢遲遲?!?/span>

    ⒐  眷念貌;依戀貌。

    《關尹子·三極》:“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悽悽焉,有思心則聲遲遲然?!?br />漢 班昭 《東征賦》:“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br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箕子》詩:“去鄉之感,猶有遲遲?!?br />宋 賀鑄 《浪淘沙》詞:“斂淚復牽衣,私語遲遲,可憐誰會兩心期?!?br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十一:“回首意遲遲,欲行未忍遽?!?/span>

    ⒑  遲疑。

    《后漢書·鄧彪張禹等傳論》:“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遟遟於岐路之閒也?!?br />李賢 注:“遟遟,疑不前之貌也?!?br />宋 蘇舜欽 《聞見雜錄》:“乖崖 明日至門首,俟其僕出,即曰:‘我白汝主,假汝至一親家?!瘍W遲遲,強之而去?!?br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文元 道:‘汝等遲遲,且著你看一個樣!’颼的一箭,已把內中一個射下馬來死了?!?/span>

    國語辭典

    遲遲[ chí chí ]

    ⒈  行走緩慢的樣子。

    《詩經·邶風·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

    ⒉  舒緩。

    《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繁祁祁。」

    ⒊  從容不迫的樣子。

    《禮記·孔子閑居》:「無聲之樂,氣志不違;無體之禮,威儀遲遲。」

    詞語組詞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