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痹馐敲癖娙缢?,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關注民心向背、取得民心的重要。
⒈ 后以“載舟覆舟”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引語出《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酥^也?!?br />《舊唐書·魏徵傳》:“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br />清 魏源 《觀往吟》之九:“載舟覆舟兩未形,逆風順風均不利?!?/span>
⒈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也作「覆舟載舟」。
引《舊唐書·卷七一·魏征傳》:「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