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識別他人賢愚善惡的本領(lǐng)。
例恐怕有累令兄知人之明,總是不去的為是。——《老殘游記》
英ability to appreciate a person'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
⒈ 識別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引《后漢書·吳祐傳》:“功曹以 祐 倨,請黜之。太守曰:‘ 吳季英 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宋 秦觀 《李訓(xùn)論》:“向使 文宗 有知人之明,委任二臣,俾之圖畫,則刀鋸之殘,豈難制哉!”
《明史·戚賢傳》:“陛下有 堯 舜 知人之明,輔臣負(fù) 伯鯀 方命之罪。”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立此存照”(三)》:“我們應(yīng)該有‘自知’之明,也該有知人之明?!?/span>
⒈ 有識別、拔擢人才的眼光及本領(lǐng)。也作「知人之鑒」。
引《后漢書·卷六四·吳祐傳》:「功曹以祐倨,請黜之。太守曰:『吳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弧?br />《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雖懷竊位之懼,且乏知人之明,自揣庸虛,終難上報?!?/span>
德語Menschenkenntnis (S)?
法語(expr. idiom.)? capacité de savoir juger les gens, (avoir)? la sagesse de conna?tre les g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