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可憫”。亦作“可閔”。
⒉ 令人憐憫。
⒈ 亦作“可憫”。亦作“可閔”。令人憐憫。
引宋 蘇軾 《論河北京東盜賊狀》:“本無改過自新之意,有何可愍!”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富川》:“劉 某忠憤死節,深為可憫?!?br />張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及南京政府成立》:“於此見此公非甚昏愚,特在廷阿諛者眾,致成其闒茸之過,貪黷之名,可閔哉。”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是這么一個討厭而又可憫的性格?!?/span>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