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造象”。塑造物體形象。
⒉ 亦作“造象”。用泥塑成或用石頭、木頭、金屬等雕成的形象。
⒊ 相片;照片。
⒈ 塑造物體形象。
引三國 魏 曹植 《寶刀賦》:“規圓景以定環,攄神思而造象?!?br />《新唐書·常袞傳》:“今軍旅未寧,王畿戶口十不一在,而諸祠寺寫經造像,焚幣埋玉,所以賞賚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歲巨萬計?!?/span>
⒉ 用泥塑成或用石頭、木頭、金屬等雕成的形象。
引清 張之洞 《哀六朝》詩:“《玉臺》陋語紈袴鬭,造象別字石工雕?!?br />徐特立 《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藝術家的造像便不同:我們……可以從它的膚色,臉型及其服裝的特征上,分辨出它是那一個時代的人,那一個種族的人?!?br />徐遲 《鳳翔》十二:“他們劫走了的有 三代 彝鼎, 秦 漢 磚瓦,玉器銅鏡, 南北朝 造像……”
⒊ 相片;照片。
引許地山 《危巢墜簡·三博士》:“后面還印上本人底銅版造像:一頂外國博士帽正正地戴著……看來像三十多歲的樣子?!?/span>
⒈ 用石膏、石材或金屬雕塑、鑄造的像。
引三國魏·曹植〈寶刀賦〉:「規圓景以定環,攄神思而造像?!?/span>
德語Statue, Skulptu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