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骨利干
    gān

    骨利干

  • 拼音gǔ lì gān
  • 注音ㄍㄨˇ ㄌ一ˋ ㄍㄢ

  • 詞語解釋

    骨利干[ gǔ lì gàn ]

    ⒈  古部族名。在瀚海(今貝加爾湖)北,有二俟斤治之。產良馬和百合草。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來獻馬,唐以其地為玄闕州。龍朔中(公元661-663年)改名余吾州,隸瀚海都督府。

    引證解釋

    ⒈  古部族名。在 瀚海 (今 貝加爾湖 )北,有二俟斤治之。產良馬和百合草。 貞觀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來獻馬, 唐 以其地為 玄闕州。龍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隸 瀚海都督府。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忠志》:“骨利干國 獻馬百匹,十匹尤駿,上為製名。”
    《新唐書·回鶻傳上》:“回紇,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輪車, 元魏 時亦號 高車 部,或曰 敕勒,訛為 鐵勒。其部落曰 袁紇、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 ……凡十有五種,皆散處磧北。”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測天三家以外諸說》:“然三家外,散見各家論天地有極奇者,《唐書》 太宗 收 骨利干,其地夜短,煮羊脾未熟,天即明?!?br />亦省稱“骨利”。 《太平廣記》卷四八〇引《神異錄》:“骨利國 居 迴紇 北方, 瀚海 之北。勝兵四千,地出名馬。晝長夜短,天色正臐,煮一羊胛才熟,東方已曙,蓋近日入之所也?!?/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