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避地

    避地

  • 拼音bì dì
  • 注音ㄅ一ˋ ㄉ一ˋ

  • 詞語解釋

    避地[ bì dì ]

    ⒈  亦作“避墬”。

    ⒉  謂遷地以避災禍。

    ⒊  猶言避世隱居。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避墬”。

    ⒉  謂遷地以避災禍。

    《漢書·敘傳上》:“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樓煩,致馬牛羊數千羣?!?br />《漢書·敘傳上》:“﹝ 班彪 ﹞知 隗囂 終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顏師古 注:“墬,古地字?!?br />《后漢書·東夷傳·濊》:“漢 初大亂, 燕、齊、趙 人往避地者數萬口。”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初, 粲 與族兄 凱 避地 荊州,依 劉表?!?br />宋 文天祥 《指南后錄·東海集序》:“自喪亂后,友人挈家避地?!?br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嘗避地至吾郡,交幾社諸人。”

    ⒊  猶言避世隱居。

    《后漢書·郅惲傳》:“﹝ 郅惲 ﹞后坐事左轉 芒 長,又免歸,避地教授,著書八篇。”
    李賢 注:“避地,謂隱遁也?!?br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虛,垂簷帶空。俯眺平林,煙香在下,水陸寧晏,足為避地之鄉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師游越》詩:“此行非避地,乘興獨相求?!?/span>

    國語辭典

    避地[ bì dì ]

    ⒈  因避亂而遷居他鄉。

    《后漢書·卷六八·許劭傳》:「方今小人道長,王室將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