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五族

    五族

  • 拼音wǔ zú
  • 注音ㄨˇ ㄗㄨˊ

  • 詞語解釋

    五族[ wǔ zú ]

    ⒈  指族誅本人、兩弟及兩妻家。謂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內的親族。辛亥革命后曾稱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為“五族”。

    引證解釋

    ⒈  指族誅本人、兩弟及兩妻家。

    《漢書·酷吏傳·王溫舒》:“光祿勛 徐自為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溫舒 罪至同時而五族乎!’”
    顏師古 注:“溫舒 與弟同三旅,而兩妻家各一,故為五也?!?/span>

    ⒉  謂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內的親族。

    《后漢書·黨錮傳序》:“而今黨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訓之文,有謬經常之法。”
    《資治通鑒·晉紀安帝隆安元年》:“收殺 觚 者 高霸 程同,皆夷五族?!?br />胡三省 注:“五族,謂五服內親也?!?/span>

    ⒊  辛亥革命后曾稱 漢、滿、蒙、回、藏 五個民族為“五族”。

    國語辭典

    五族[ wǔ zú ]

    ⒈  漢、滿、蒙、回、藏合稱為「五族」。

    ⒉  五氏族。

    《左傳·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span>

    ⒊  五親族。

    宋·王禹偁〈一品孫鄭昱〉詩:「五族不力穡,終歲飽且溫。」

    ⒋  古代五百家稱為「五族」。

    《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span>

    ⒌  高句麗的削奴、絕奴、順奴、灌奴、桂婁五部族。

    ⒍  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官妃五族。

    ⒎  誅連五族。

    《漢書·卷九〇·酷吏傳·王溫舒傳》:「夫古有三族,而王溫舒罪至同時而五族乎!」


    德語fünf ethnischen Minderheiten, welche China gründeten (V)?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