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折色
    zhé

    折色

  • 拼音zhé sè
  • 注音ㄓㄜˊ ㄙㄜˋ

  • 詞語解釋

    折色[ shé sè ]

    ⒈  舊時謂所征田糧折價征銀鈔布帛或其他物產。亦用以稱俸祿折發錢鈔。

    ⒉  指銀子的成色。亦以指銀子成色不足。

    引證解釋

    ⒈  舊時謂所征田糧折價征銀鈔布帛或其他物產。亦用以稱俸祿折發錢鈔。

    《宋史·食貨志上三》:“有司言其地沃民勤,頗多積穀,請每歲和市,隨常賦輸送,其直多折色給之?!?br />《明史·食貨志二》:“十七年, 云南 以金、銀、貝、布、漆、丹砂、水銀代秋租。於是謂米麥為本色,而諸折納稅糧者,謂之折色?!?br />《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若有為民的官,將這樣的災傷申報上去,央兩院題本改了折色,百姓也還可存濟。”
    清 孫承澤 《天府廣記·寶源局》:“正德 七年,令職官折色俸給,十分為率,一分折錢,九分關銀?!?/span>

    ⒉  指銀子的成色。亦以指銀子成色不足。

    《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那敗子借債……第一,折色短少,不能足數。”
    鄭觀應 《盛世危言·鑄銀》:“﹝紋銀﹞用之于市肆則耗損頗多,有加耗,有貼費,有減水,有折色,有庫平、湘平之異,有漕平、規平之殊。”

    國語辭典

    折色[ zhé sè ]

    ⒈  租稅折算金錢。也作「折征」。

    《明史·卷七八·食貨志二》:「十七年,云南以金、銀、貝、布、漆、丹砂、水銀代秋租。于是謂米麥為本色,而諸折納稅糧者,謂之折色?!?/span>

    ⒉  銀子的成色。

    《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折色短少,不能足數?!?/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