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儒素

    儒素

  • 拼音rú sù
  • 注音ㄖㄨˊ ㄙㄨˋ

  • 詞語解釋

    儒素[ rú sù ]

    ⒈  儒者的素質,謂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⒉  宿儒,名儒。

    ⒊  泛指儒士。

    ⒋  儒術,儒學。

    ⒌  指讀書人家。

    ⒍  儒雅質樸。

    引證解釋

    ⒈  儒者的素質,謂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三國志·魏志·袁渙傳》:“霸 弟 徽,以儒素稱?!?br />《世說新語·德行》“見者以為真孝子”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少而孤貧,能善樹節,以儒素見稱?!?br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柳應規 以儒素進身,始入省,便造新宅,殊不若且稅居之為善也?!?br />清 毛際可 《<楝亭集>序》:“荔軒先生 家世通顯,為天子親臣,乃被服儒素,黽勉盡職,不涉戶外一事?!?/span>

    ⒉  宿儒,名儒。

    《晉書·儒林傳·徐邈》:“及 孝武帝 始覽典籍,招延儒學之士, 邈 即東州儒素,太傅 謝安 舉以應選?!?br />南朝 梁 江淹 《張令為太常領國子祭酒詔》:“師氏之任,宜歸儒素?!?/span>

    ⒊  泛指儒士。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我 大和皇帝 祖玄元之教,挹清凈之風,儒素緇黃,鼎足列座?!?/span>

    ⒋  儒術,儒學。

    《宋書·自序》:“儀 篤學有雅才,以儒素自業?!?br />宋 王禹偁 《崑山縣新修文宣王廟記》:“然而庠序或缺,儒素弗興,實倉廩而禮節未知,既富庶而教化不至?!?br />宋 范仲淹 《耀州謝上表》:“竊念臣運偶文明,世專儒素,靡學 孫 吳 之法,恥道 桓 文 之事。”

    ⒌  指讀書人家。

    宋 陳亮 《祭葉正則外母高恭人翁氏文》:“惟恭人生長儒素,嬪於勛門。”

    ⒍  儒雅質樸。

    《隋書·杜臺卿傳》:“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