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語本《易·干》:“云從龍,風從虎?!焙笫蓝嘁栽讫堬L虎比喻君臣。
⒉ 喻指英雄豪杰。
⒊ 古代兵陣名。
⒈ 后世多以云龍風虎比喻君臣。
引語本《易·乾》:“云從龍,風從虎。”
宋 韓淲 《滿庭芳·王寺簿生朝》詞:“功名事,云龍風虎,行矣佩金章?!?br />明 宋濂 《國朝名臣序頌》:“帝王之興,必有不世出之人豪,以自赴云龍風虎之會。”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勸學》:“儲才不必 皐夔 亞,但莫負恩醲澤渥,待他日云龍風虎際天階。”
⒉ 喻指英雄豪杰。
引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今日寥落之區,昔日云龍風虎之地。”
⒊ 古代兵陣名。
引唐 李白 《胡無人》詩:“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br />王琦 注:“云龍風虎,皆陣名。 《李衛公問對》:太宗 曰‘天地風云龍虎鳥蛇,斯八陣何義也?’ 靖 曰‘古人秘藏此法,故詭説八名,於八陣本一也?!?/span>
⒈ 同類事物相感應。語本比喻圣主賢臣之遇合。唐·李白〈胡無人〉詩:「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也作「風虎云龍」。
引《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