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
⒈ 后因稱烽火臺為“桔槔烽”。
引《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與 魏王 博,而北境傳舉烽?!?br />裴駰 集解引 文穎 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頭兜零,以薪置其中,謂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舉之以相告?!?br />唐 張仲素 《塞下曲》之五:“陰磧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云飛。”
⒈ 桔槔上置烽火,作為傳遞警告敵人來襲的高塔。
引《樂府詩集·卷九三·新樂府辭四·張仲素·塞下曲五首之五》:「陰磧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煙飛。」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