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事行
    shìxíng

    事行

  • 拼音shì xíng
  • 注音ㄕˋ ㄒ一ㄥˊ

  • 詞語解釋

    事行[ shì xíng ]

    ⒈  事跡。

    ⒉  行為;品行。

    ⒊  行事,做事。

    ⒋  指社會倫理關系。

    引證解釋

    ⒈  事跡。

    《管子·正世》:“夫五帝三王所以成功立名,顯於后世者,以為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務一也?!?br />《北齊書·李希光傳》:“蕭軌、王敬寶 事行,史闕其傳?!?br />明 宋濂 《故溫州路總管府判官宣君墓志銘》:“彥照 之事行,其都凡如此。”

    ⒉  行為;品行。行,舊讀xìng。

    《荀子·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br />《韓詩外傳》卷二:“上之人所遇,色為先,聲音次之,事行為后?!?br />《太平廣記》卷一八三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盧光啟》:“唐 末舉人,不問事行文藝,但勤於請謁,號曰精切?!?/span>

    ⒊  行事,做事。

    《荀子·王制》:“立身則從傭俗,事行則遵傭故?!?/span>

    ⒋  指社會倫理關系。

    《禮記·樂記》:“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
    鄭玄 注:“以象事行,宮為君,商為臣。”
    孔穎達 疏:“以象事行者,謂使人法象五聲,是事行也;若宮象君,商象臣,角象民,徵象事,羽象物,是以象事行也?!?/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