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夏五”及“郭公”均為《春秋》經(jīng)文脫漏之處。《春秋·桓公十四年》:“夏五?!倍蓬A注:“不書月,闕文?!庇帧肚f公二十四年》:“郭公?!倍蓬A注:“無傳,蓋經(jīng)闕誤也。”后因以“夏五郭公”比喻文字有殘缺。
⒈ “夏五”及“郭公”均為《春秋》經(jīng)文脫漏之處。后因以“夏五郭公”比喻文字有殘缺。
引《春秋·桓公十四年》:“夏五?!?br />杜預 注:“不書月,闕文?!?br />又《莊公二十四年》:“郭公?!?br />杜預 注:“無傳,蓋經(jīng)闕誤也?!?/span>
⒈ 比喻缺漏的文字。參見「郭公夏五」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