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外吏
    wài

    外吏

  • 拼音wài lì
  • 注音ㄨㄞˋ ㄌ一ˋ

  • 詞語解釋

    外吏[ wài lì ]

    ⒈  指在外應值之吏。

    ⒉  指朝臣。

    ⒊  指地方官。

    ⒋  指外省衙門內的小吏。與“京吏”相別。

    引證解釋

    ⒈  指在外應值之吏。

    《漢書·翟義傳》:“立(劉立 )持酒肴謁丞相史,對飲未訖,會 義 ﹝ 翟義 ﹞亦往,外吏白都尉方至, 立 語言自若?!?br />《后漢書·彭寵傳》:“蒼頭 子密 等三人因 寵 臥寐,共縛著牀,告外吏:‘大王齋禁,皆使吏休?!?/span>

    ⒉  指朝臣。

    清 侯方域 《宦官論》:“豈內臣皆賢,而外吏皆不肖哉?”

    ⒊  指地方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今士人通籍,多以翰林為榮選,次亦望為六部曹郎,以升途較外吏捷耳?!?br />柳亞子 《胡寄塵詩序》:“就而視之,外吏則道府,京秩則部曹,多材多藝,炳炳麟麟;而韋布之士,獨闃然無聞焉?!?/span>

    ⒋  指外省衙門內的小吏。

    《清會典·吏部九·驗封清吏司》:“外吏之別四:一曰書吏,二曰承差,三曰典吏,四曰攢典?!?/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