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南北宗
    nánběizōng

    南北宗

  • 拼音nán běi zōng
  • 注音ㄋㄢˊ ㄅㄟˇ ㄗㄨㄥ

  • 詞語解釋

    南北宗[ nán běi zōng ]

    ⒈  我國佛教禪宗的兩個派別。佛教禪宗自五祖弘忍之后,分為南北二宗:南宗為六祖慧能所創,主張“頓悟說”,行于南方;北宗為神秀所創,主張“漸悟說”,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頓北漸”之稱。后世南宗大行,分為“五家七宗”。參閱《壇經·頓漸品》。

    ⒉  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金王重陽所傳者為北宗,宋張伯端所傳者為南宗。

    ⒊  我國山水畫自唐以后的兩種流派。南宗源于王維,重渲染而少鉤勒;北宗源于李思訓父子,重寫實而多用重彩。其說始于明董其昌,有崇南抑北傾向。見《容臺別集·畫旨》。

    引證解釋

    ⒈  我國佛教禪宗的兩個派別。佛教禪宗自五祖 弘忍 之后,分為南北二宗:南宗為六祖 慧能 所創,主張“頓悟說”,行于南方;北宗為 神秀 所創,主張“漸悟說”,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頓北漸”之稱。后世南宗大行,分為“五家七宗”。參閱《壇經·頓漸品》。

    宋 劉克莊 《六言偈》之四:“佛者別南北宗,儒家分 朱 陸 氏。”

    ⒉  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 金 王重陽 所傳者為北宗, 宋 張伯端 所傳者為南宗。

    明 王祎 《青巖叢錄》:“全真之名昉於 金 世,有南北二宗之分。南宗先性,北宗先命?!?/span>

    ⒊  我國山水畫自 唐 以后的兩種流派。南宗源于 王維,重渲染而少鉤勒;北宗源于 李思訓 父子,重寫實而多用重彩。其說始于 明 董其昌,有崇南抑北傾向。見《容臺別集·畫旨》。

    明 莫是龍 《畫說》:“畫之南北二宗,亦 唐 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 李思訓 父子著色山水,流傳而為 宋 之 趙干、趙伯駒、伯驌,以至 馬、夏 輩;南宗則 王摩詰 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為 張璪、荊關、郭忠恕、董、巨、米 家父子,以至 元 之四大家?!?/span>

    國語辭典

    南北宗[ nán běi zōng ]

    ⒈  唐代時,佛教禪宗自五祖圓寂后,分為南北二宗。南宗系六祖慧能所創,北宗系神秀所創。

    ⒉  金朝時,道教分為南北二宗。北宗為王喆所創,南宗為劉海蟾所創。

    ⒊  明代董其昌將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分為南北二宗。南宗師祖王維,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鉤勒,以秀麗著稱。北宗師祖李思訓,山石峭拔,多用青綠濃重之色,以剛勁稱勝。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