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文面
    wénmiàn

    文面

  • 拼音wén miàn
  • 注音ㄨㄣˊ ㄇ一ㄢˋ

  • 詞語解釋

    文面[ wén miàn ]

    ⒈  在流放、發配的犯人臉上刺上帶顏色的花紋或圖形,以防逃走。

    tattooed face;

    引證解釋

    ⒈  在臉上刻畫花紋。

    《新唐書·南蠻傳下·三濮》:“有文面 濮,俗鏤面,以青湼之?!?br />楊朔 《滇池邊上的報春花》:“女 愛娜 的臉上刺滿綠色的花點,刺的是朵蓮花。我很想問問她文面的原因,又怕碰了她的痛處,不大好問?!?/span>

    ⒉  在臉上刺字或記號。為 宋 金 時防止士兵逃走和施諸發配犯人的一種殘酷制度。

    《類說》卷二六引 宋 陶岳 《五代史補》:“健兒文面,自 梁太祖 始。”
    《資治通鑒·后梁太祖開平元年》:“壬寅,詔赦其罪,自今雖文面亦聽還鄉里?!?br />宋 曾慥 《高齋漫錄》:“章綖 坐私鑄,文面編置,人多言其枉?!?br />《水滸傳》第七二回:“宋江 是個文面的人,如何去得京師?”

    ⒊  金屬錢幣有字的一面。

    《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以金銀為錢,文為騎馬,幕為人面”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晏 曰:“錢文面作騎馬形,漫面作人面目也?!?/span>

    ⒋  公文。

    《元典章·戶部二·定下使臣分例》:“長行馬使臣如有齎把圣旨令旨并省部文面,勾當官中公事,一兩箇為頭人員頓宿處,依分例支者?!?br />《元典章·刑部十三·路人驗引放行》:“如管民管軍官并其餘諸投下人員,若無上司文面勾喚,欲往他處勾當,亦聽以次人於本處官司告給文引?!?/span>

    國語辭典

    文面[ wén miàn ]

    ⒈  臉上刺紋。也作「紋面」。

    《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南平獠傳》:「有文面濮,俗鏤面,以青涅之?!?br />《劉知遠諸宮調·第二》:「太原府文面做射糧,欲待去卻徊徨。」


    英語to tattoo the face, face tattoo, to brand (ancient punishment)?

    法語se faire tatouer le visage, marquer au fer rouge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