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邪哆”。
⒉ 放佚不正的行為。
⒈ 亦作“邪哆”。放佚不正的行為。
引《孟子·梁惠王上》:“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漢 揚雄 《法言·吾子》:“述正道而稍邪哆者有矣,未有述邪哆而稍正也?!?br />宋 曾鞏 《<列女傳目錄>序》:“后世自學問之士,多徇於外物而不安其守,其家室既不見可法,故競於邪侈,豈獨無相成之道哉!”清 譚嗣同 《啟寰府君家傳》:“入國朝,漸即零替,卒無有放辟邪侈,陷刑辟閔有司者?!?/span>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