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詞典舍身
    shèshēn

    舍身

  • 拼音shè shēn
  • 注音ㄕㄜˋ ㄕㄣ

  • 近義犧牲,捐軀
  • 詞語解釋

    舍身[ shě shēn ]

    ⒈  本指佛教徒犧牲自己的肉體,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為國家、人民和正義事業而犧牲自己。參見:舍身。

    引證解釋

    ⒈  佛教徒為宣揚佛法,或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謂之“捨身”。六朝時此風最盛。

    《梁書·武帝紀下》:“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輿駕幸 同泰寺 捨身?!?br />《隋書·五行志上》:“是時帝崇尚佛道……數詣 同泰寺,捨身為奴,令王公已下贖之?!?br />宋 陶穀 《清異錄·圓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廬山 石虎菴,夜夢人長清瘦而斑衣,言捨身為菴中供養具?!?br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城隍出巡》:“出巡之時,皆以八人肩輿,舁藤像而行。有捨身為馬僮者,有捨身為打扇者?!?/span>

    ⒉  犧牲自己。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我 魚惠蘭,只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br />本指佛教徒犧牲自己的肉體,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為國家、人民和正義事業而犧牲自己。 陳去病 《輯<陸沉叢書>初集竟題首》詩:“誓死肯從窮髮國,舍身齊上斷頭臺。”

    國語辭典

    舍身[ shě shēn ]

    ⒈  為事物盡力而不惜犧牲自己。

    《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自今以后,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為知己者用了?!?/span>

    ⒉  出家為僧,或為弘揚佛法而犧牲己身。

    《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三月辛未,輿駕幸同泰寺舍身?!?/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