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詞典田制
    tiánzhì

    田制

  • 拼音tián zhì
  • 注音ㄊ一ㄢˊ ㄓˋ

  • 詞語解釋

    田制[ tián zhì ]

    ⒈  關于農田的制度。

    引證解釋

    ⒈  關于農田的制度。

    《周禮·地官·掌節》“道路用旌節” 唐 賈公彥 疏:“鄉之田制與遂同,故知旌節是鄉遂大夫所授也?!?br />《宋史·食貨志上一》:“其田制為三品:以膏沃而無水旱之患者為上品,雖沃壤而有水旱之患、埆瘠而無水旱之慮者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為下品。上田人授百畝,中田百五十畝,下田二百畝,并五年后收其租,亦只計百畝,十收其三……餘悉蠲其課。”
    《清史稿·食貨志一》:“田制:曰官田。初設官莊,以近畿民來歸者為莊頭,給繩地,一繩四十二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發現的 吐蕃 文中,有一則關于田制的記載?!?/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