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詞典彖辭
    tuàn

    彖辭

  • 拼音tuàn cí
  • 注音ㄊㄨㄢˋ ㄘˊ

  • 詞語解釋

    彖辭[ tuàn cí ]

    ⒈  《易經》中論卦義的文字。也叫“卦辭”

    writings on the implication of divinatory symbol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commentary on meaning of diagrams in the Classic of Changes;

    引證解釋

    ⒈  指《周易》中的卦辭。

    《左傳·昭公二年》“見《易·象》與《魯春秋》” 唐 孔穎達 疏:“故先代大儒 鄭眾、賈逵 等或以為卦下之彖辭, 文王 所作?!?br />按,象,或以為非《易》十翼之《象》,應是《象魏》。見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易·乾》“元亨利貞” 宋 朱熹 本義:“元亨利貞, 文王 所繫之辭,以斷一卦之吉兇,所謂彖辭者也?!?/span>

    ⒉  指《周易》中的爻辭。

    《易·繫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鄭玄 注:“彖辭,爻辭也?!?/span>

    國語辭典

    彖辭[ tuàn cí ]

    ⒈  《易經》中統論卦義的文字。相傳為文王所作。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