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戰國末期陰陽家鄒衍的學說。指水、木、金、火、土五種物質德性相生相克和終而復始的循環變化,論者并用以推斷自然的命運和王朝興亡的原因。
⒈ 戰國 末期陰陽家 鄒衍 的學說。指水、木、金、火、土五種物質德性相生相克和終而復始的循環變化,論者并用以推斷自然的命運和王朝興亡的原因。 范文瀾 《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十節:“戰國 時, 鄒衍 結合五行與陰陽兩種思想成為陰陽五行學。它不是簡單地結合,而是發展為神秘的德和運。
引鄒衍 把德(五行的性)當作本體,運(陰陽變化)當作作用,以德運為出發點,推斷自然和社會的命運。屬于唯物論的原始五行論、陰陽論,經 鄒衍 改造后,成為唯心論的陰陽五行學,即五德終始論。不過它仍是哲學的一種,還不算是宗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