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猶徹骨,刻骨。
⒈ 猶徹骨,刻骨。
引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黃鐘十一月》:“酌醇酒而據(jù)切骨之寒,溫獸炭而祛透心之冷?!?br />唐 白居易 《酬嚴(yán)十八郎中見示》詩:“夜酌滿容花色煖,秋吟切骨玉聲寒。”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巴延三》:“巴 感激 鄂 切骨,常以恩人呼之?!?br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為了拆 五奎橋 的事得罪了他,恨我們恨得切骨。”
⒈ 透骨、澈骨。形容非常深刻。
引南朝梁·蕭統(tǒng)〈錦帶書十二月啟·黃鐘十一月〉:「酌醇酒而據(jù)切骨之寒,溫獸炭而袪透心之冷?!?/span>
例如:「寒風(fēng)切骨」、「恨之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