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16和17世紀英國新教的教徒的一派,要求清除教會中天主教的殘余影響,廢除繁瑣的宗教儀式,反對奢侈生活,鼓吹圣經規定的道德標準。
英Puritan;
⒈ 十六、十七世紀 英國 基督教(新教)教徒(包括教士)中的一派。要求清洗教會中的繁瑣儀式和天主教殘馀影響,反對奢侈,標榜“儉樸清潔”的生活,因而得名。后亦以喻生活清苦嚴肅,嚴以律己的人。有時亦含貶義。
引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為了咱們的事業,你從來是不考慮自己的。別瞧你成天價和女孩子們打交道,但是卻好像個清教徒?!?br />《花城》1981年第5期:“人們在過去的十年里,像清教徒、苦行僧似的度時光。”
⒈ 英國新教徒的一派。十六世紀后半,因反對英國國教而起,主張澈底改革。被禁后, 轉往荷蘭、美洲,并協助美國獨立運動成功。
⒉ 比喻生活儉樸嚴肅的人。
例如:「他過著清教徒式的生活。」
英語Puritan
法語Puritani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