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試題。
⒉ 對罪犯的起訴文書。
⒈ 試題。
引唐 劉肅 《大唐新語·厘革》:“后日月淹久,選人滋多,案牘淺近,不足為準,乃採經(jīng)籍古義次為問目?!?br />宋 司馬光 《論諸科試官狀》:“或離合句讀,故相迷誤,或取卷末經(jīng)注字數(shù)以為問目,雖有善記誦之人,亦不能對?!?/span>
⒉ 對罪犯的起訴文書。
引宋 明九萬 《東坡烏臺詩案·中使皇甫遵到湖州勾至御史臺》:“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中使 皇甫遵,到 湖州 勾攝 軾 前來,至六月十八日,赴御史臺出頭,當日準問目,方知奉圣旨根勘?!?/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