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三國(guó)志·蜀志·諸葛亮傳》:“﹝劉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shù),亮輒拒塞,未與處置。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后因稱秘密的談話為“去梯言”。
⒉ 比喻慫恿人上當(dāng)。
⒈ 《三國(guó)志·蜀志·諸葛亮傳》:“﹝ 劉琦 ﹞每欲與 亮 謀自安之術(shù), 亮 輒拒塞,未與處置。后因稱秘密的談話為“去梯言”。
引琦 乃將 亮 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 亮 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⒉ 比喻慫恿人上當(dāng)。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黜免》:“殷中軍 廢后,恨 簡(jiǎn)文 云:‘上人箸百尺樓上,擔(dān)梯將去?!?/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