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時為防守御敵而在城外筑的類似城圈的工事。
⒈ 古時為防守御敵而在城外筑的類似城圈的工事。
引《通典·兵五》:“於城外四面壕內,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墻,謂之羊馬城。”
亦作“羊馬垣”、“羊馬墻”。 《舊五代史·梁書·朱珍傳》:“既破羊馬垣,遇雨班師?!?br />《宋史·劉錡傳》:“錡 傳城筑羊馬垣,穴垣為門?!?br />《明史·高名衡傳》:“周 王 恭枵 募民筑羊馬墻,堅厚如高岸。”
⒈ 在城外離城十步的壕溝內,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墻,稱為「羊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