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詞典憤悱
    fènfěi

    憤悱

  • 拼音fèn fěi
  • 注音ㄈㄣˋ ㄈㄟˇ

  • 詞語解釋

    憤悱[ fèn fěi ]

    ⒈  謂積思求解。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敝祆浼ⅲ骸皯嵳撸那笸ǘ吹弥?;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p>

    ⒉  憤慨,怨恨。

    引證解釋

    ⒈  謂積思求解。

    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br />朱熹 集注:“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br />唐 劉禹錫 《奏記丞相府論學事》:“今夫子之教日頽靡,而以非禮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憤悱也。”
    宋 蘇軾 《跋所書<清虛堂記>》:“今 子由 既輕以余書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憤悱而發,豈不過哉!”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書》:“執事憤悱,旁求博討,卒未有得。”
    章炳麟 《文學總略》:“大愚不靈,無所憤悱者,覩眇論則以為恒言也?!?/span>

    ⒉  憤慨,怨恨。

    《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中》:“盧文紀 等見其奏不悅,班行亦多憤悱?!?br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倖·教坊官一品服》:“司馬子長 云‘主上以倡優畜之’,此非誠言,乃憤悱之詞也?!?/span>

    國語辭典

    憤悱[ fèn fěi ]

    ⒈  郁悶不舒。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既而憤悱之氣,思有所泄?!?/span>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