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質地文理。
⒉ 質對評理。
引明 方孝孺 《凝命神寶頌》:“使者還自西方,爰得青玉於雪山,廣袤踰二尺。揆其初得,徵兆異常,質理栗溫,世所希見。”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有一舊玉馬,質理不甚白潔,而血浸斑斑。”
⒉ 質對評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值城隍早衙,喊寃以投。
引羊 懼,內外賄通,始出質理?!?/span>
? http://www.ddb88.com 皖ICP備18026045號-4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509號 聯系郵箱:i0551#vip.qq.com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