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ㄓˋ)
⒈ 古代羊車棰端的針。
??字UNICODE編碼U+28AD4,10進制: 166612,UTF-32: 00028AD4,UTF-8: F0 A8 AB 94。
??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B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xiè(ㄒ一ㄝˋ)
⒈ 理苗除草的農具。
⒉ 椹。
【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1畫
《正字通》字之譌。《說文》本作,十二畫。字彙省作,又分?、爲二,非。
【卷十四】【金部】
羊箠耑有。從金埶聲,讀若至。脂利切
()羊也。耑有鐵。也字依廣韻補。?者、所以擊馬也。因之擊羊者謂之羊?。其耑有鐵。故字從金?;茨系缿栐?。白公罷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貫頤。高注云。策、馬捶。端有針以刺馬謂之錣。倒杖策、故錣貫頤也。又氾論訓注曰。錣椯頭箴。按錣卽許之?字。捶同箠。椯者、箠也。馬箠亦耑有鐵。其用同也。曲禮所謂策彗?勿。從金。埶聲。讀若至。脂利切。十五部。廣韻入至薛二韻是入緝韻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