侹tǐng(ㄊ一ㄥˇ)
⒈ 代替。
⒉ 〔侹侹〕形容平直而長。
⒊ 平直。
侹字UNICODE編碼U+4FB9,10進制: 20409,UTF-32: 00004FB9,UTF-8: E4 BE B9。
侹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形聲:從亻、廷聲
◎ 侹 tǐng
〈動〉
(1) 平直地躺著 [straighten]。
(2) 如:侹在床上。引申為平直而長的樣子。
(3) 如:侹侹(平直而長的)
(4) 代替 [replace]
侹、更、佚,代也。齊曰佚, 江、 淮、 陳、 楚之間曰侹。——《方言》
侹【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7畫
《集韻》待鼎切《韻會》他頂切《正韻》徒鼎切,汀上聲?!墩f文》長貌。一曰著地,一曰代也?!稉P子·方言》楚之閒謂之侹。
又敬也。
又平也?!俄n愈·答張徹詩》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定切,音聽。義同。
侹【卷八】【人部】
長皃。一曰箸地。一曰代也。從人廷聲。他鼎切
(侹)長皃。與挺音義略同。一曰箸地。箸直略切。一曰代也。方言。侹代也。江淮陳楚之閒曰侹。從人。廷聲。他鼎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