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fú(ㄈㄨˊ)
⒈ 打仗時被擒的敵人:俘虜。戰俘。遣俘。
⒉ 打仗時擒住敵人:俘獲。被俘。
俘字UNICODE編碼U+4FD8,10進制: 20440,UTF-32: 00004FD8,UTF-8: E4 BF 98。
俘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captive、capture
形聲:從亻、孚聲
prisoner of war; take as prisoner
◎ 俘 fú
〈動〉
(1) (形聲。從人,孚( fú)聲。本義:俘獲)
(2) 同本義 [capture;take prisoner]
俘,軍所獲也?!墩f文》
以為俘聝。——《春秋傳》。按,死者取左耳為聝,生者為俘。
俘,取也?!稜栄拧贰@钭ⅲ骸扒魯吃环??!?/p>
俘二百五十人?!蹲髠鳌ば辍?/p>
(3) 又如:生俘(活捉);俘斬(俘獲斬首);俘系(俘獲拴縛);俘執(俘獲擒捉);俘敵數千
(4) 繳獲;指用戰爭手段獲取對方土地或物質等 [take;get]
俘厥寶玉?!稌摹?/p>
俘我王官?!蹲髠鳌こ晒辍?/p>
(5) 又如:俘劫(侵犯掠奪);俘邑(在戰爭中獲取,因而對其有所有權的城邑)
◎ 俘 fú
〈名〉
(1) 俘虜 [captive]
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左傳·定公十年》
(2) 又如:傷俘(受傷的俘虜);戰俘(戰爭中捉住的敵人)
(3) 通“寶”。珍貴之物 [valuable article]
齊人來歸 衛俘。——《左傳·莊公六年經》
俘獲,俘虜,俘虜
俘【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孚?!墩f文》軍所獲也?!洞呵铩でf六年》齊人來歸衞俘。三傳皆曰衞寶,杜預曰俘囚,疑經誤。一說俘,取也。與書俘厥寶玉同義。經以所取言之,傳以其物言之,非經誤也。
又《左傳·莊三十一年》諸侯不相遺俘?!稜栄攀琛非魯吃环?,伐執之曰取。
俘【卷八】【人部】
軍所獲也。從人孚聲?!洞呵飩鳌吩唬骸耙誀懛??!狈紵o切
(俘)軍所獲也。春秋左氏經。齊人來歸衞俘。傳作衞寶。公羊、穀梁經傳皆作衞寶。杜曰。疑左氏經誤。按非誤也。俘、孚聲。寶、缶聲。古音同在尢幽部。經用假借字。傳用正字。又如經曰。莒人弒其君密州。左氏傳云。書曰莒人弒其君買朱鉏。買卽密。如?水卽汨水。朱鉏卽州。如邾婁卽鄒。亦是字異實同。不得疑經誤。亦不得謂傳誤。從人。孚聲。芳無切。古音在三部。春秋傳曰。?爲俘聝。成三年左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