刲kuī(ㄎㄨㄟ)
⒈ 刺殺。
⒉ 割取。
刲字UNICODE編碼U+5232,10進制: 21042,UTF-32: 00005232,UTF-8: E5 88 B2。
刲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形聲
cut, slice off
◎ 刲 kuī
〈動〉
(1) 宰殺,刺 [cut]
刲,刺也。從刀,圭聲?!墩f文》
刲,屠也?!稄V雅》
刲羊擊豕?!秶Z·楚語》
刲之刳之?!抖Y記·內則》
司馬刲羊?!秲x禮·少牢禮》
士刲羊無血?!兑住w妹》
(2) 又如:刲刺(刺殺);刲剔(屠殺剖解);刲宰(宰殺)
(3) 割取 [slice off]
刲魏之東野?!稇饑摺R策》。注:“取也?!?/p>
自出白刃,刲膺授僧?!读凝S志異》
(4) 又如:刲刳(剖割);刲股(割大腿肉)
(5) 猶搔,抓搔 [scratch]
你只管干你的去,就留你在家里,也是六枝兒刲癢癢兒敷余著一個。——《兒女英雄傳》
刲【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音奎。《說文》刺也,割也?!兑住w妹》士刲羊無血。《禮·內則》炮取豚若牂刲之。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義同?!都崱坊蜃?。
刲【卷四】【刀部】
刺也。從刀圭聲?!兑住吩唬骸笆縿l羊?!笨喙缜?/p>
(刲)刺也。馬、虞說易同。從刀。圭聲。圭剡上、故從圭。形聲包?意也??喙缜?。十六部。易曰。士刲羊。歸妹上六爻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