勦jiǎo(ㄐ一ㄠˇ)
⒈ 勞累;勞擾。
⒉ 討伐;滅絕。通“剿”。
勦字UNICODE編碼U+52E6,10進制: 21222,UTF-32: 000052E6,UTF-8: E5 8B A6。
勦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勦chāo(ㄔㄠ)
⒈ 抄取;抄襲。
⒉ 矯??;敏捷。
destroy, exterminate, annihilate
勦【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子小切《正韻》子了切,音?!墩f文》勞也。從力,巢聲?!洞呵飩鳌钒灿脛嗝瘛?/p>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鉏交切,音巢。義同。
又《廣韻》輕捷也。《韓愈詩》稟生肖勦剛。
又《集韻》初交切,音抄。義同。
勦【卷十三】【力部】
勞也?!洞呵飩鳌吩唬骸鞍灿脛嗝??”從力巢聲。小子切,楚交切
(勦)勞也。從力。巢聲。子小切。又楚交切。二部。春秋傳曰。安用勦民。昭九年左傳。叔孫昭子曰。詩云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許檃栝其辭。按刀剖劋字亦作剿。禮記。母剿說。與此從力字絕不同。俗多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