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zhào(ㄓㄠˋ)
⒈ 召喚:召集。召見。
⒉ 召致,引來:召禍。召人怨。
召字UNICODE編碼U+53EC,10進制: 21484,UTF-32: 000053EC,UTF-8: E5 8F AC。
召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召shào(ㄕㄠˋ)
⒈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國陜西省岐山縣西南。(三)姓氏。
call together、convene、summon
形聲:從口、刀聲
imperial decree; summon
◎ 召 zhào
〈動〉
(1) (形聲。從口,刀聲。本義:呼喚)
(2) 召喚。用言語叫人來 [call;summon]
召,呼也。從口,刀聲。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說文》
召,呼也。——《廣雅·釋詁二》
召有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召趙御吏。
大府召視兒。——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亦召供奉。——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3) 又如:召呼(呼喚;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喚來)
(4) 招致 [incur]
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勸學》
召武受辭。——《漢書·李廣蘇建傳》
收召后學。——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召鬧取怒。
(5) 又如:召引(招引;引導);召幸(被招致或寵愛的人);召取(導致;引來)
(6) 邀請 [invite]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鄰人。——《淮南子·脩務》。注:“召,猶請也。”
令召客者酒酣。——《呂氏春秋·分職》
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呂氏春秋》
(7) 征召來授予官職或另有調用 [recruit]
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 右北平太守。——《史記·李將軍列傳》
召三老。——《史記·陳涉世家》
累召不應。——《后漢書·張衡傳》
卒不召。——《明史》
召為南京右僉都御史。
(8) 感化和召喚 [move and inspire]
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文心雕龍》
(9) 召集 [call together]
召令徒屬。——《史記·陳涉世家》
悉召群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召諸貴人。——《漢書·李廣蘇建傳》
召會武官。
(10) 另見 shào
召喚,召回,召禍,召集,召見,召開,召神弄鬼,召之即來
召【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2畫
《唐韻》直少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笑切,潮去聲?!墩f文》評也?!锻跻菰弧芬允衷徽校匝栽徽??!稌?middot;甘誓》大戰于甘,乃召六卿?!对?middot;齊風》自公召之?!抖Y·曲禮》父召,無諾唯而起。
又《廣韻》《正韻》實照切《集韻》《韻會》時照切,同邵。《廣韻》邑名?!对娦颉犯侍?,美召伯也?!豆{》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
又姓?!稄V韻》召公之後?!肚皾h·循吏傳》召信臣,九江壽春人?!妒献宀┛肌反呵镎倥c邵一氏,後分爲二,汝南安陽之族皆從邵。
召【卷二】【口部】
也。從口刀聲。直少切
(召)也。言部曰。、召也。從口。刀聲。直少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