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chéng(ㄔㄥˊ)
⒈ 顯出,露出:呈現。呈祥。
⒉ 恭敬地送上去:呈上。呈報。面呈。
⒊ 下級報告上級的文件:呈文。呈子。
⒋ 古同“程”,規劃、法式、標準。
呈字UNICODE編碼U+5448,10進制: 21576,UTF-32: 00005448,UTF-8: E5 91 88。
呈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assume、submit
形聲
submit, show; appear; petition
◎ 呈 chéng
〈動〉
(1) (形聲。從口,壬( tǐng)聲。本義:平)
(2) 同本義 [flat;level]
呈,平也?!墩f文》
(3) 呈現,顯現,顯露 [appear]
呈,顯也?!稄V韻》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曹植《洛神賦》。注:“見也?!?/p>
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濉?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4) 又如:呈華(顯示才華);呈瑞(呈現祥瑞);呈質(呈現本體)
(5) 送交,呈報——送東西給人的敬詞 [submit]。如:呈告(上報);呈案(呈送歸案);呈教(呈上請教);呈送(上送);呈閱(送上審閱);呈驗(送上檢驗)
(6) 獻 [present]
汝曹呈藝已遍,吾當呈藝?!侗苁钿浽挕?/p>
(7) 又如:呈藝(獻技,獻藝);呈獻(敬獻)
(8) 推薦 [recommend]。如:呈見(舉薦而使謁見);呈試(舉薦考試)
◎ 呈 chéng
〈名〉
(1) 舊時公文的一種,用于下對上 [petition]
老爹,我而今就寫呈去首?!度辶滞馐贰?/p>
(2) 又如:呈稿(呈本。呈文的底稿);呈子(狀子)
呈報,呈遞,呈交,呈露,呈請,呈上,呈文,呈現,呈獻,呈正,呈子
呈【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直貞切《集韻》馳貞切《韻會》馳成切,音程?!墩f文》平也。從口聲。
又《玉篇》解也。
又《廣韻》示也,見也。《正韻》露也。
又姓?!墩滞ā饭沤裼∷捰谐始潯?/p>
又與程通?!妒酚洝で厥蓟始o》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又《廣韻》《集韻》直正切,音鄭?!稄V韻》自媒衒。《唐書·韋澳傳》恐無呈身御史。
又《集韻》丑郢切,音騁。與逞同,通也。一曰快也。《集韻》?古作呈。註詳屮部四畫。
又《字彙補》古文狂字。註詳犬部四畫?!豆险`》呈,從王從口。與呈字異。呈字從。
呈【卷二】【口部】
平也。從口聲。直貞切
(呈)平也。今義云示也。見也。從口。壬聲。直貞切。十一部。壬之言挺也。故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