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chún(ㄔㄨㄣˊ)
⒈ 嘴的邊緣紅色部分:嘴唇。唇齒(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兩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頭”,喻言辭)。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辭)。唇亡齒寒(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唇字UNICODE編碼U+5507,10進制: 21767,UTF-32: 00005507,UTF-8: E5 94 87。
唇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labium、lip
形聲:從口、辰聲
lips
◎ 唇
脣 chún
〈名〉
(1) (形聲。從口,辰聲。本義:嘴唇)
(2) 同本義 [lip]
脣,緣也,口之緣也?!夺屆め屝误w》
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蹲髠鳌べ夜迥辍?/p>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 又如:唇吻(言語);唇紅齒白(形容面貌俊美);唇不離腮(比喻親密無間,形影不離);唇齒之邦(非常親密、利害攸關的鄰邦)
(4) 邊緣 [edge]
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沈括《夢溪筆談》
唇齒,唇齒相依,唇膏,唇紅齒白,唇裂,唇槍舌劍,唇亡齒寒,唇音
唇【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音眞?!墩f文》驚也?!稄V韻》同?。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又之刃切,音震。驚聲。《字彙》俗作口脣字,非。
唇【卷二】【口部】
驚也。從口辰聲。側鄰切
(唇)驚也。後人以震字爲之。從口。辰聲。側鄰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