喁yóng(ㄩㄥˊ)
⒈ 〔喁喁〕a.低聲,如“喁喁細語”;b.隨聲附和,如“喁喁相和”;c.眾人景仰歸向的樣子,如“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
⒉ 魚口向上,露出水面:“水濁則魚喁”。
喁字UNICODE編碼U+5581,10進制: 21889,UTF-32: 00005581,UTF-8: E5 96 81。
喁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喁
形聲
the mouth of a fish at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gasping for breath
◎ 喁 yóng
〈形〉
(1) (形聲。從口,禺( yù)聲。本義:魚口向 上露出水面)
(2) 同本義 [a fish sticking its mouth out of the water]
喁,魚口上見。——《說文》
水濁則魚喁,令苛則民亂?!俄n詩外傳》
(3) 仰望期待的樣子 [looking up to]。如:喁望(仰望;渴望)
(4) 另見 yú
喁喁
◎ 喁 yú
〈名〉
(1) 應和的聲音 [responding voice]
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肚f子》
(2) 另見 yóng
喁【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容切,音顒?!墩f文》魚口上見。《廣韻》噞喁?!俄n詩外傳》水濁則魚喁。《庾肩吾詩》江潭作噞喁。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对]》喁,五恭反,口向上也。
又《集韻》一曰聲也。
又《集韻》《韻會》元俱切,音愚?!都崱肤~口出入。
又《集韻》一曰聲也?!俄崟仿曄嗪?。《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兑袅x》喁,五恭反,徐又音愚?!妒酚洝と照邆鳌饭揉咭?,何知長者之道乎。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義同。《莊子音義》又五斗反。
又五矩切,音麌。噞喁,魚口聚貌。
喁【卷二】【口部】
魚口上見。從口禺聲。魚容切
(喁)魚口上見。師古、玄應皆作衆口。按魚是也?;茨蠒?。水濁則魚噞喁。劉逵注吳都賦曰。噞喁、魚在水中羣出動口皃。喁本狀魚。引伸他用。如論語素王受命讖莫不喁喁延頸歸德、淮南書羣生莫不喁喁然仰其德、司馬相如傳延頸舉踵喁喁然皆是也。從口。禺聲。魚容切。葢古音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