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nuò(ㄋㄨㄛˋ)
⒈ 嘆詞,表示讓人注意自己所指示的事物:喏,就是這本書。
⒉ 同“諾”。
喏字UNICODE編碼U+558F,10進制: 21903,UTF-32: 0000558F,UTF-8: E5 96 8F。
喏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喏rě(ㄖㄜˇ)
⒈ 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唱喏(對人作揖,同時出聲致敬)。
形聲:從口、若聲
respectful reply of assent to superiors
◎ 喏 nuò
〈嘆〉
〈方〉∶使人注意自己所指事物 [look]。如:喏,這不是我上周丟的錢包嗎?
◎ 喏 rě
<語氣>
(1) 唱喏。古代作揖致敬時口中同時發出的聲音 [hi]
先君言,舊制,朝參,拜舞而已。政和以后,增以喏。然 紹興中,予造朝,已不復喏矣?!?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
(2) 另見 nuò
喏【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集韻》尒者切,音惹?!队衿肪囱??!蹲謴 匪自瞥?。
又《集韻》應聲。《淮南子·道應訓》子發曰:喏,不問其詞而遣之。
又《六書統》古文諾字。註詳言部九畫。
又《玉篇》俗酌切。義同?!都崱坊蜃?。
諾【卷三】【言部】
也。從言若聲。奴各切
(諾)也。者、應之俗字。說解中有此字?;蚺紶枏乃??;蜥崛送摹R刹荒苊饕?。大徐於此部增字。誤矣??诓吭弧N?、諾也。唯諾有急緩之別。統言之則皆應也。從言。若聲。奴各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