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
    首頁字典

    嗌的意思解釋

    嗌
  • 拼音yì,ài
  • 注音一ˋ,ㄞˋ

  • 部首口部
  • 部外筆畫10畫
  • 總筆畫13畫
  • 常用字現通表

  • 五筆KUWL
  • 倉頡RTCT
  • 鄭碼JUOL
  • 四角68012
  • 結構左右結構

  • 區位6441
  • 統一碼55CC

  • 筆順丨フ一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筆順嗌組詞
  •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yì(一ˋ)

    ⒈  咽喉。

    統一碼

    嗌字UNICODE編碼U+55CC,10進制: 21964,UTF-32: 000055CC,UTF-8: E5 97 8C。

    嗌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ài(ㄞˋ)

    ⒈  〔嗌嗌〕笑聲,如“一幸得勝,疾笑嗌嗌”。

    ⒉  咽喉窒塞,噎。

    英文

    the throat; to quarrel, choke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ài

    〈動〉

    (1) 咽喉塞住 [choke]

    嗌,噎也…秦 晉或曰嗌。——《方言》

    嗌不容粒?!豆攘簜鳌ふ压拍辍?。

    (2) 又如:嗌喉(上吊身亡)

    (3) 另見 yì

    基本詞義

    基本詞義

    〈名〉

    (1) 咽喉 [throat]

    咽,又謂之嗌,氣所流通,厄要之處也?!夺屆?/p>

    食之已嗌痛?!渡胶=洝け鄙浇洝?/p>

    使我嗌疾而腰急?!读凶印珕枴?/p>

    嗌于面塵,身無膏澤?!端貑枴?/p>

    (2) 喻指交通要道 [vital communication line]

    嗌者,扼也,扼要之處也。——《說文解字注》

    (3) 嗌喔 [sound of flattering]。如:嗌嘔(嗌喔。形容奉承取媚的聲音)

    (4) 另見 ài

    康熙字典

    嗌【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伊昔切,音益?!墩f文》咽也。《穀梁傳·昭十九年》歠飦粥嗌,不容粒。《註》嗌,喉也?!冻o·大招》四酎幷孰,不歰嗌只。《史記·倉公傳》飮食下嗌?!独献印さ赖陆洝方K日號而嗌不嗄。

    《集韻》乙革切,音戹。義同?!肚f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釋文》嗌,郭音厄。

    《集韻》乙角切,音渥。笑也。《韓詩外傳》疾笑嗌嗌,威儀固陋。

    《集韻》烏懈切,音隘?!稉P子·方言》嗌,噎也。秦晉或曰嗌,又曰噎。《註》皆謂咽痛。

    《集韻》壹計切,音翳。與齸同。江東名咽爲齸。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嗌【卷二】【口部】

    咽也。從口益聲。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伊昔切〖注〗《玉篇》,籒文嗌。又?,同苒。草盛貌。

    說文解字注

    (嗌)咽也。嗌者、扼也。扼要之處也。咽嗌雙聲。漢書。昌邑王嗌痛。爾雅注云。江東名咽爲嗌。從口。益聲。伊昔切。十六部。

    ()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此象形字。與亢略同。漢百官公卿表曰。?作朕虞。應劭曰。?、伯益也。師古曰。?古益字也。按此假借籒文隘爲益。如九歌假借古文番爲播也。趙宋時古文尙書益作?。此本諸漢表耳。○又按凡言項領頸亢胡者、自外言之。言嚨?噲吞咽嗌者、自內言之。故皆從口。自口而入也。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